哪些廣告主適合在支付寶燈火投拉活廣告?
自從“拉活”廣告進入行業(yè)視線之后,圈中出現(xiàn)了一些疑問:
哪些廣告主在投拉活廣告?
一個拉活成本大概去到多少?
APP拉活在優(yōu)化方式上和拉新有什么不一樣?
哪些廣告主在投拉活廣告?
支付寶燈火目前拉活廣告主要出沒在游戲、電商、金融及網(wǎng)服等行業(yè)中,比如淘寶、京東、拼多多、唯品會、美團等。
現(xiàn)在市場上投拉活比較猛的應該非淘寶莫屬了,有人可能會好奇,淘寶市場品牌和占有率都已經這么高了,還需要拉活嗎?
其實這跟當前購買平臺和網(wǎng)民購買習慣的變化有關,除了淘寶、京東,還有拼多多,以及現(xiàn)在各支付寶信息流平臺上的二類電商,用戶的忠誠度已經變得很低了,很容易因為新事物或者新優(yōu)惠轉移平臺,所以大家需要用各種紅包、優(yōu)惠、砍價等激勵手段來搶奪或留住用戶。
一個拉活成本大概去到多少?
拉活成本是要遠遠低于拉新成本的,畢竟“維護一個老客戶的成本遠遠小于開發(fā)一個新客戶的成本”。
目前市面上的拉活成本在幾毛到幾塊錢之間。比如某主流APP的拉新成本要去到100了,但是拉活成本只要1塊多。
因為你已經知道它是你的目標用戶了,你可以直接精準定向這批用戶,省去了非目標用戶的廣告浪費。
另外由于這個用戶本身是老用戶了,所以你的客戶教育成本也低了很多,用戶轉化路徑相對來說也簡單很多。
APP拉活在優(yōu)化方式上和拉新有什么不一樣?
目前市面上大部分人的拉新廣告,沒有做到單純的拉新,而是新老用戶混著拉。在建廣告計劃的時候,沒有去除老用戶,最多就是從公司/賬戶級別上設置過濾轉化用戶(這里只能過濾你在該平臺開戶投放以來的轉化用戶數(shù)據(jù))。
新老用戶混著拉有兩大弊端:
浪費廣告費用,拉新目標是想產生更多新用戶,但是因為沒有區(qū)分新老用戶,導致在老用戶身上也消耗了一部分廣告費用;
給老用戶不好的印象,明明已經是你用戶了你還一直投廣告讓我下載你的APP?最糟糕的就是“殺熟”,給新用戶的福利很多,老用戶是沒資格享受的,但是卻偏偏讓他看到了這個廣告。
所以拉新廣告整體來說還是太粗暴了,需要好好再優(yōu)化一下,不要錯過任何一個可以降低成本的細節(jié)。
拉活廣告是針對自己已有的用戶進行重定向投放,聽起來比拉新簡單很多。但是,真正投放過拉活廣告的優(yōu)化師就會發(fā)現(xiàn),越簡單的投放,其實越考究精細化運營能力。
如果說拉新廣告,重點在于媒體廣告平臺的數(shù)據(jù)能力和算法能力的話。那拉活廣告,更多的是靠廣告主自身的數(shù)據(jù)能力和算法能力了。
原文出處:厚孜網(wǎng)絡
上一篇:支付寶燈火商業(yè)化窗口期, 誰更適合入局? 下一篇:小紅書從電商走向搜索 殺入百度腹地